华东师范大学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培训学院院长刘濯源为老师做培训
学生接受培训
兴趣盎然
新年伊始,“你参加思维导图培训班了吗?”成为郑州二中师生之间的问候语。
近期,郑州二中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培训学院院长刘濯源及其团队为学校部分师生进行了为期5天的思维导图培训课程。
课程分为老师体验课和学生体验课。老师体验课程,主要课程为心理技术体验、思维导图基础、学习动力激发、导图关键技能、导图学科应用,大概有20老师参加了体验课程;学生体验课,分为学生集体课、高一历史体验课、初二英语体验课,学生集体课主要是转变观念、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历史体验课、英语体验课主要是培训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模板构建知识网络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解题,共有大概100名同学参加了此次体验课。
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参加的人员也十分有限,但还是在师生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参加培训的老师表示通过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思维学习方式,他能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能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通过构图方式提高记忆速度,训练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参加培训的学生更是兴奋不已,因为在培训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已经尝到了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给他们的学习带来的好处,他们可以在大脑中通过构图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记忆平时需要很长时间记忆的单词、概念……,并且不容易遗忘。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博赞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使得记忆图像化、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解题模型化,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目前已经被应用于一些领域的学习和工作中,但真正把它与基础教育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加以研究运用的地方和学校还少之又少,郑州二中此次邀请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研究很有建树的刘院长及其团队到校培训,就是想让师生们先对于这一学习方法有所认识,并要通过一部分师生的实践来检验这一学习方法在中学教育中的实效性,如果效果得以显现,学校将在学生中把这一学习方法进行推广,真正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发展特长,培养综合能力。
图/文: 郑州2中 陈虹羽 责编:杨琳 |